想要幸福,最大的阻碍是你的执念

释放双眼,带上耳机,听听看~!

这是一个变化太快的时代。

各种新生事物扑面而来,各种信息充斥着周遭,总有一个声音高喊着:“再不努力就完蛋了,再不进步就要被时代抛弃了……”

慢慢地,每个人的内心都开始游移不定,随着设定的各种目标的起承转合晃来晃去。

我们会想要在工作上升职加薪,会想要在生活中幸福快乐,我们总是会给自己设定各种各样美好的目标和愿景,但同时,我们也变得没那么开心没那么满足,内心的焦虑却如杂草一般野蛮生长着。

其实,并不是设定的各种目标,各种理想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,越来越不安,我们内心的失序,是因为我们执着于得到一个结果,总是想要控制一些完全不在我们掌控之下的事情。

这种满怀期待的执念把我们带离了当下,让我们沉迷于虚幻的设想,而背后的潜台词是——

我必须得到这个结果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快乐,感受到幸福。

背后的这种期待,这种执念才是最大的问题,这才是我们被焦虑裹挟的最大根源。

其实,并没有什么非此不可,那种「必须」不过是我们给自己设置的一个障碍,让我们光顾着去期待获得一份成果,而忽视了去体验那份人生的历练。

有时候,这种执念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要求。

就像我过去写文章,思绪总是会被各种执念所填满——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够展现出爆款的气质,我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分享,我希望我的思考足够深入能让别人望其项背。

这些都是我的期待,我是怀着满满的杂念去写一篇文章,可结果呢?我下笔的时候小心翼翼,时间在这种纠结和焦虑中流逝,原本想说的话被一遍一遍地修饰,掩盖,最后变得面目全非。

一篇文章写7个小时的经历,让我精疲力尽,得不偿失。

我不是在全力以赴,全神贯注地去写出自己的想法,理念,而是在与自己的各种期待各种执念博弈,战斗,最后的结果,往往却并不如意,甚至有时候是一败涂地。

也有的有时候,这种执念来自于我们对他人的要求。

就像有朋友谈到了自己对老公的期待,希望他更上进一些,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拓展,可这种期待却成了她和家人之间的负担,每次的交谈,到这个点就戛然而止,然后不欢而散。

就像有的父母期望孩子学习成绩好,整天紧盯着孩子上学,放学,做作业,他们只有在看到一个好的成绩才会在嘴角露出一丝欣慰和认可。

其实,我们都做反了,好的结果不是期待出来的,不是控制出来的,而是我们在做好了自己之后所带来的副产品。

之所以称之为副产品,是因为期待的结果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唯一重点,而只是我们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之后的一种锦上添花。

面对自己的目标和理想,你要做的不是天天期待着它哪天会实现,执着于它应该如何如何,它必须怎样怎样,而是摒弃掉内心的执念和期待,让自己全力投入到现在该做的事情上,一步一步地把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做好,而那些外界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,就放任自流,随他去了。

写文章,那就关注于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感悟,至于文笔够不够精彩,别人喜不喜欢,能不能成为爆文,那根本就不是我能控制的。

希望家人上进,可就算是家人,其实也是别人,他也会有自己的个人想法和理念。

改变别人是最难的,不如先做好自己,让自己成长进步,让自己能够符合自己对别人的期待,让自己做出的成绩来影响别人,而不去控制那些难以掌控的别人。

望子成龙,那要做的不是执着于他必须考出一个好的分数,不是期待他某一天回到家给你带来一张考满分的试卷,而是你能够在平时扮演好父母的角色:

在他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他打气,在他骄傲自满的时候给他警醒,在他迷茫焦虑的时候给他关爱。

这时候,文章够不够有趣,家人够不够上进,成绩够不够好,就不再成为你内心的那根刺,心里对于结果的执念被搁置在一边,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表达自己,做好自己,与家人和孩子的交流,沟通,构建更好的关系上。

所有的期待和控制,往往只会适得其反。

与其试图去期待一个结果的达成来满足自己,不如在生活里做好点滴,让自己成为自己,让别人成为别人。

如果你喜欢天上的月亮,那你也不要只盯着月亮而不顾脚下走的路。毕竟,只盯着月亮会让你掉坑里,而关注脚下走的路,你才有可能到达目的地,欣赏到更大更圆的月亮。

期待和控制的背后是什么呢?是对现状的不满,是对未来的恐惧。

而这种焦虑不满恐惧的心绪,会把我们引入到一个内心矛盾和冲突的死胡同,不得安宁。

尤瓦尔·赫拉利在《人类简史》这本书中从历史的角度对快乐和幸福进行了探讨,尽管人类的科技在进步,物质生活极大丰富,但是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加大,人类内心的焦虑和失序不减反增。

从历史的角度看,随着社会的发展,我们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呈现同步的提升,反而是下降了。赫拉利说,内在的幸福感,不是去追求外界的物质,不是去追求舒服的感觉,而是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,我们依然能够获得内在的宁静——虽然感受痛苦,但不觉得悲惨,虽然感受快乐,但却不打扰内心的平静。

这就是一种无期待无执念的生活,不以最终的一个结果作为自己成败与否,幸福与否的标准,而只是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,去经历无常世界里的悲欢离合,然后在这个过程中,为自己构建出一种不畏过去,无惧未来的内心秩序。

最近也渐渐更加深层次地明白一件事情——

大部分内心的冲突都来自于我们想要控制,想要达成期待的欲望。

如果想要在摆脱内心的郁闷焦虑,只有臣服下来。

什么是「臣服」?

就是不要有头脑心智的揣测,期待和执念,只有接纳和放下。

太多时候,面对人事物,我们都喜欢加上自己的判断,揣测和期待,然后形成一种既有的认知和执念,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,什么该怎么样,什么必须如何,可这样的认知往往是片面而武断的,容易造成内心秩序的失衡,也就是精神熵。

真正的臣服,不是假装无所谓,结果内心纠结死了,而是彻底明白与其纠结,执着于得到一个预设的结果,不如就此算了,放下内心的期待,把纠结和焦虑的精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,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。

你可以给自己许一个美好的愿景,但你最好不要期待事情完全照你的设想前进。

在这个世界里,问题总是层出不穷,麻烦总是来去不绝,而生活,就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。

因为生活总是会不断地向我们发问,所以,你完全可以选择过一种无期待的生活,全然地去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,去做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,放下对于周围人事物的控制,如此,你才会有机会去认识自己,重构自己,然后成全自己。

你要相信,随着时间的流逝,原来你认为非此不可的人,事,物,到后来也就聊无所谓了,而只有那些沉浸于生活的体验,才会成为我们美好的记忆,让我们在以后的时光里久久回味。

文/Windy Liu 来源:自言稚语(ID:selfgrowth-handbook),探索人生哲学,关注自我成长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文摘

比计划更关键的,是你能够持续收获成就感

2019-8-7 7:34:24

文摘

如何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?

2019-8-9 9:22:33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